中国证券公司前100名 餐谋长 | 被联合国认证的“躺赢式饮食”:多吃油还能护心、控糖、防痴呆?_坚果_研究_脂肪
最近刷到一个热搜:“地中海饮食连续十多年被评为最佳饮食”中国证券公司前100名。
不少人懵了:这不就是那个“顿顿橄榄油、天天吃坚果”的饮食吗?
脂肪含量快四成了,怎么还能成“最佳”?
其实这事儿早有实锤—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为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,全球数千项研究证明它能降心脏病风险、控血糖、甚至延缓大脑衰老。
关键是:不用饿肚子,不用算卡路里,堪称“吃货友好型健康饮食”。
先搞懂:地中海饮食到底吃啥?
展开剩余86%并非只有地中海沿岸的人才能吃,其精髓可概括为“植物为主,好油管够,肉蛋适量”。
传统地中海饮食的核心是↓
主角是植物:每天摄入大量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(糙米、燕麦)、豆类(鹰嘴豆、小扁豆)、坚果(杏仁、核桃)。
用橄榄油当“万能油”:煎炒烹炸都靠它,替代黄油、猪油等饱和脂肪来源。
肉蛋“点到为止”:每周吃几次鱼(尤其是深海鱼)、禽类(鸡鸭肉),红肉(猪牛羊)偶尔吃。
甜点靠水果:少喝含糖饮料,想吃甜的就啃新鲜水果,偶尔吃点蜂蜜或传统糕点。
酒可喝可不喝:当地人爱随餐喝小杯红酒,不喝酒也不影响其效果。
为啥它能成“饮食界顶流”?
这些好处太实在!
01
护心:降低心脏病风险三成,被写进医学指南
最猛的证据来自PREDIMED试验:在平均4.8年的随访期间,坚持地中海饮食(加橄榄油或坚果)的人,心脏病、中风风险直接降了近三成。
原理很简单:橄榄油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管中的“坏胆固醇”的水平,坚果的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能抗炎,搭配全谷物和豆类,相当于给血管“做SPA”。
02
控糖:让糖尿病风险降一成多,还能帮糖友减药
观察性研究发现,严格遵循该饮食模式的人,得2型糖尿病的概率低一成多。
更绝的是对糖友:地中海饮食能改善血糖波动,甚至推迟“加药”时间。
比如有研究显示,新确诊糖尿病的人坚持吃,对降糖药的需求能推迟好几年。
03
减肥:高脂肪居然不发胖?
很多人看到“近四成热量来自脂肪”就慌了:这不得胖成球?
但数据打了脸:EPIC研究对欧洲多个国家数十万人的追踪显示,坚持地中海饮食的人体重反而有所下降,腰围还小了。
因为它的脂肪是“聪明脂肪”——橄榄油、坚果里的脂肪能让人更扛饿,搭配高纤维的蔬菜和全谷物,不知不觉就少吃了精加工零食。
04
防痴呆:大脑老得慢
对老年人来说,这可能是“抗衰神器”。
研究发现,严格遵循地中海饮食的人,认知衰退风险低了约两成,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也更低。
原因可能是其中的抗氧化物质(比如橄榄油里的多酚、蓝莓里的花青素)能保护大脑神经细胞。
最香的是,不用“自虐”,怎么吃都不踩雷、不用戒口。
想吃肉?每周吃一两次红肉完全ok;不喝酒?跳过红酒也不影响核心效果。
灵活替换:没有橄榄油?
可用茶籽油、牛油果油代替;买不到地中海坚果?用本地核桃、杏仁也行。
不饿肚子:蔬菜、全谷物管够,饿了就啃坚果,不用像“节食”那样忍饥挨饿。
普通人怎么开始?3个“傻瓜式”技巧。
食用油多样化
家里做菜时,不妨把黄油、猪油这类饱和脂肪高的油,和橄榄油交替着用。橄榄油凉拌、煎蛋、炒菜都能 hold 住。
餐盘“填色”
吃饭时先把盘子一半装满蔬菜(彩椒、菠菜、番茄都行),剩下的一半放全谷物+少量肉/蛋。
零食升级
把薯片、饼干换成原味坚果(如每天一小把杏仁)或新鲜水果(如蓝莓、苹果、橙子)。
最后说句大实话:地中海饮食的精髓不是“吃什么”,而是“怎么吃”——多吃自然食物,少碰加工食品,搭配轻松的生活节奏(比如慢慢吃、和家人一起吃饭)。
毕竟,能让人开开心心坚持一辈子的健康,才是真的健康啊~
说明:文字原创,部分图片由AI生成。
【参考文献】
Guasch‐Ferré M中国证券公司前100名, Willett W C. The Mediterranean diet and health: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[J].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, 2021, 290(3): 549-566.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吧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